走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三个逆行者家庭亲
2023/5/11 来源:不详[新闻页-台海网]
台海网9月26日讯据厦门日报报道有的家庭,夫妻俩都是“95后”年轻护士,隔着12分钟车程却不能相见,在各自的战场上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展现年轻人的担当;有的家庭,丈夫是医生,进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ICU查房,妻子是护士,奋战在核酸采样一线,两人的交流有“时差”,只能用留言;还有的家庭,一家拉着侄儿齐上阵,既当志愿者,又捐助物资……
本期家访,厦门日报记者视频连线、现场采访,为您介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三个“逆行者”家庭,了解一套套白色防护服下,那一张张可爱的面孔。
“95后”小夫妻分头作战相距12分钟车程却无法见面
●出镜成员:吴永涛,26岁,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护士;妻子虞晓倩,26岁,医院干部保健科护士。
● ●心愿:疫情结束后夫妻俩携手到山海健康步道散步,也祝愿大家都能早日见到想念的人。
厦门日报记者刘少敏(下)与吴永涛夫妻俩视频连线。
文/图厦门日报记者刘少敏
“一天最多得抬手多次吧,我右肩这都是麻的。”在周四晚的视频采访中,抬不起右手的虞晓倩只得用左手和丈夫吴永涛隔空比心。虽然都在同安参与核酸采样工作,这对“95后”小夫妻却已经十几天没能见面了。
“你要注意抬手的发力方式。”经验更丰富的吴永涛心疼地为妻子支招。吴永涛告诉记者,目前采样队伍基本都是清晨6点多集合,晚上8、9点才能返回宿舍,每天数百近千次的抬手都要小心谨慎。
原来,核酸采样并非随便拿一根棉签往嘴巴里一捅就可以,而是要对咽后壁、扁桃体隐窝或咽腭弓各部位进行至少三下的擦拭,才能尽可能取到足够多的样本。“要很小心,如果导致被采人员出现干呕等现象,现场也很难处理。”虞晓倩说,对她来说最头疼的是小朋友,有时小朋友看到穿着白色防护服的采样人员会害怕哭闹,有的会乱摸采样桌面,有的会闭紧嘴巴拒不配合。
“我就哄他们,说阿姨是医生帮他们看看牙,或者说棉签是棒棒糖味道的,不信可以试试。”虞晓倩笑着分享起在采样中遇到的趣事。当说起有一个小男孩十分礼貌地对自己问好道谢时,夫妻俩连连点头,心有同感地说,这几天最让他们感动的就是接受采样后,那一声声暖心的“谢谢”。
“我就知道你可以搞定的。”丈夫吴永涛看着视频里侃侃而谈的虞晓倩,眼里满是欣赏。吴永涛和虞晓倩都是南平人,年在大学相恋,因为喜欢厦门,年两人共同来厦工作。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年2月9日,吴永涛作为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出征,一去就是52天。上个月前埔一带需要疫情防控,他们夫妻俩也都主动请缨。9月10日,医院通知有去莆田的支援名额,吴永涛又一次冲在前面,报了名。
“刚到莆田忙到凌晨2点多,一看手机愣了——厦门也有阳性病例了。”吴永涛回忆起那晚的场景,疲惫的他躺在临时宿舍里,半梦半醒中,想着孤身在厦的妻子。“我也是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有什么可担心的。”虞晓倩笑着说,由于自己之前已有采样经验,本次疫情的采样安排一出来,她便立即报了名,先是在思明区,如今又调到同安支援。
21日中秋节当晚,吴永涛的队伍从莆田转战同安,小夫妻俩本想着能在这个团圆佳节见上一面,不料隔着12分钟的车程,却迟迟无法会面。“我现在每天的乐趣就是看她的‘吃播’了。”吴永涛说,因为采样工作十分忙碌,两人只能在饭点和睡前通过视频见一面,每次饭点视频,看着吃得特别香的妻子,他就觉得特别安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吴永涛笑着说。
总在经历着“时差”夫妻俩交流常是 ●出镜成员:肖琦,36岁,医院肾内科医生;妻子王丽华,30岁,医院急诊科护士。
● ●心愿: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受疫情影响而分别的家庭,都能尽快团圆。
肖琦(左上)夫妇分别在酒店房间和宿舍内接受厦门日报记者柯笛(下)视频采访。
文/图厦门日报记者柯笛
晚上8点接到记者电话时,肖琦刚结束一天的奔忙,医院杏林分院(下称“医院”)指定住宿的酒店房间里,准备去洗衣服——天气热,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忙碌的每一天,从早上6点半起床开始,7医院交班,医院的洗手衣,穿上严丝合缝的防护服,与国家和省医疗队专家一起到ICU查房,协同处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情最新进展,直到下午3点多结束,才出来吃上午饭;另一边,妻子王丽华也在早上几乎同一时间起床,前往同安新民镇凤南中心小学核酸检测点,10人分为两组轮流上阵,3小时一轮,一坐就是一天,为片区余名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肖琦和王丽华是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此次厦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急诊科护士,王丽华早早投身海沧多处核酸检测点帮忙,并于9月16日受命前往同安核酸检测点支援,身为肾内科主治医师的肖琦,原本7月1日前往杭州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也提前结束进修赶回厦门,于9月19日奔赴医院支援。
这3天的“时差”,让两个多月没见的夫妻错过见面机会,记者在分别连线时得知,从7月初肖琦到杭州进修算起,至今两人已经分别80余天了。王丽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盼星星盼月亮,盼夏天盼秋天,期待疫情早点结束,我们早点见面。”肖琦则比较内敛,他告诉记者,其实这不是他第一次经历抗疫一线作战了,去年1月26日到3月24日,肖琦就曾前往武汉支援,家人也已经习惯这样突如其来的分别,加上平时爱人也常在急诊科上夜班,两人工作时间不同,见不上面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特殊时期可以理解,我们在 这对夫妻似乎总在经历“时差”,因此他们的交流经常是“留言”。“我等下要开始了,一场3个小时,要下午才能联系上我了。”中午,肖琦已经进入ICU病房,王丽华给他留言,然后麻利地穿上防护服开展核酸检测。防护服一穿几个小时,怕想上厕所,王丽华上场前不敢喝水。尝到汗水从额发间流进嘴里的咸味,她笑着说,那会儿看到桌面上的消毒水和酒精都好想喝。终于,下午近4点,结束查房与治疗的肖琦脱下防护服,5个多小时没有喝水进食的他没顾上吃午饭就拿起手机,查看到爱人数小时前发来的消息,他回复了一句“想你”。
不久前的中秋节,内敛的肖琦还给了王丽华一个惊喜——视频送上中秋祝福。视频里,肖琦笑着说,“老婆,中秋节快乐,你去同安采核酸也有好多天了,我来医院支援也有3天了,这里一切都好,希望你在同安能够保重身体,注意防护。”结果视频在中秋节当晚发出,网络不好的王丽华第二天才看到,还引来同事调侃,“又在撒狗粮”。
视频中,肖琦还以诗表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佳节盼团圆,不过这对夫妻早已习惯“留言”,投身在各自的工作中坚定信心,勇敢向前。
全家齐上阵既当志愿者还捐防疫物资
●出镜成员:丈夫刘冬云,49岁,福天福地旅行社负责人;妻子叶丽彬,51岁,企业工人;女儿,刘希妮,21岁,同安少年图书馆员工;侄儿,叶士弘,25岁,福天福地旅行社员工。
● ●心愿:疫情期间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希望身边的一切能早点恢复正常。
厦门日报记者房舒(左一)采访做志愿服务的姑侄三人。
文/厦门日报社赴同安区全媒体报道小分队记者房舒
9月25日下午1点半,同安祥平街道禾祥苑小区核酸检测点,叶丽彬正在认真数人数:“美女,你等下一组”。5米开外,丈夫刘冬云叮嘱大家别忘了脚下一米线,侄子叶士弘站在外围维序。从9月17日开始,三人便作为志愿者在社区的核酸检测点服务,而女儿也在同安钟楼做志愿者。
“一直想着能为社区做点什么,为邻居做点什么。”叶丽彬说,后来在社区群里看到要招募志愿者,夫妻二人加侄子马上一起报了名。“10人一组,注意距离。”25日下午在核酸检测点,叶丽彬站在队伍中段外侧,不断用普通话和闽南话两种语言交替提醒着大家。“这就是社区居民来做志愿者的好处:都是街坊邻居,大家都很熟,也都很配合。”她说。
隔着人群的丈夫刘冬云早已是满头大汗,用力甩甩头将快流到眼睛的汗珠甩掉,继续认真盯着待检居民脚下的位置。侄子叶士弘刚结束在团区委的志愿工作,简单扒了两口饭,便接着回到姑姑、姑丈身边“上岗”。
下午2点,夫妻俩值完两小时一轮的班后,拨通了女儿刘希妮的视频。“吃饭了吗?”“上午累不累?”隔着屏幕叶丽彬满是关心,疫情期间刘希妮也报名成了一名志愿者,在钟楼做防疫物资清点与登记。叶丽彬告诉记者,女儿每天步行半小时去钟楼,结束工作再步行回来,“就当锻炼了,”每当问及累不累,刘希妮总是那么乐观。
记者从社区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这一家不仅齐上阵,而且还自掏腰包购买了价值余元的防疫物资,无偿捐赠给社区和医务工作者使用。他们每天都会把做志愿者的经历发到朋友圈,“不是为了点赞,而是为了传播更多的正能量,号召更多身边人行动起来,”刘冬云说。连续多日的一线抗疫,他们也在被周围的人和事感动着。就在25日上午,一名等待核酸检测的年轻女孩突然晕倒,在场的居民和医务工作者纷纷上前帮忙,一瓶瓶盐碘、菊花茶、矿泉水瞬间被送来。
刘冬云说,疫情让他们旅行社也遭遇不小的打击,也让他们四人意识到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现在他们的心愿都是希望一切能早日回归正常,宁静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