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菊簪菊,今日更宜食菊澎湃在线

2023/2/25 来源:不详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http://m.39.net/pf/a_7696544.html
                            

赏菊簪菊,今日更宜“食菊”原创中国烹饪杂志中国烹饪杂志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往往伴随着登高、祭祖、谢师等习俗,赏菊、簪菊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这种寓意正直不屈、吉祥长寿的花卉,千百年来都以清雅高洁的姿态备受人们的喜爱。菊花也是秋季菜品中别致又讨喜的选择,其味道清香,形态美观,给大厨们带来了无尽的创作灵感。

值此佳节,我们邀您一起来欣赏几道以菊花为食材,或以其为灵感制作的美食,味形意的结合在这里得到多样的诠释。

互动问题

您喜欢用花卉做的菜吗?

有哪些花卉菜肴曾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杭白菊炖土鸡汤

菜品提供/嘉兴阿丽拉乌镇似水中餐厅

制作/邓友强

文、图/MissSpecial

白天闲来饮一杯杭白菊清茶,晚上再小酌一杯乌酒或是三白酒,是乌镇人才有的惬意。这道菜取杭白菊的柔和清新,以其炖土鸡,茶香味让鸡肉更鲜,煮好后再添几朵杭白菊,更增清新香气。有茶、有花,这样在味觉上呈现出的乌镇风韵,满是江南水乡独有的细腻柔和。

原料

本地走地鸡,特选野生杭白菊,盐,白糖。

制法

将鸡治净,斩成小块,焯水;将杭白菊用沸山泉水冲泡,滗出茶汤,加山泉水、鸡块炖3小时,加盐、白糖调味,出锅前加几朵杭白菊,码盘即可。

酥香菊花(10人份)

菜品提供/扬州马可波罗花世界繁花岛花满楼

策划/李欣

制作/黄锡藩

文/屠明娟图/张卓君

这道菜以菊花为食材,保持了花朵本来的面貌,造型典雅,外酥里嫩,入口自带菊花清香,蘸食椒盐或芝麻酱,口感丰富。

原料

可食用鲜菊花,鸡蛋,面粉,烘焙芝麻酱,淀粉,泡打粉,椒盐,盐。

制法

将菊花洗净,去叶子,入淡盐水中浸泡30分钟,冲净;将蛋清加面粉、泡打粉、盐、清水混合拌匀成糊,入菊花挂糊,入五成热油中炸制1分钟,捞出沥油,插入花瓶中,搭配椒盐、烘焙芝麻酱一同上桌即可。

制作关键

油炸时只将菊花花朵放入热油中,保持花茎坚挺不受破坏,否则会影响造型。

菊花椰汁糕

菜品提供/广东中山小榄大酒店

制作/庞剑峰

文/陈莉图/广宁剑恒

中山的小榄镇以种植菊花而闻名,每年都有盛大的菊花节。这里食用菊花的传统也很悠久,菊花宴已成为小榄的一张美食名片。在菊花盛放的季节里,除了食用新鲜的菊花之外,当地人还习惯将小黄菊烘干,制作成干的菊花糖(糠),用来烹饪菜式。

原料

鱼胶粉,椰汁,菊花,菊花茶,白糖。

制法

将菊花茶泡成茶水,过滤;将鱼胶粉分两份,一份加菊花茶水、菊花、白糖煮沸,一份加椰汁煮沸;在大盘中倒入一层椰汁鱼胶粉,蒸好,再加入一层菊花浆,依此法做出需要的层数,冷藏,食用时切件即可。

上汤炖菊花

菜品提供/南京万国春中菜馆(颐和公馆店)

制作/路尧

文/江梅娟图/胡元骏

除了菊花本身可以作为食材入馔,它的外形也是很多厨师的灵感来源。在厨师手中,菊花细密纤长的花瓣极适合打造亮丽的造型,与汤水搭配更是舒展得赏心悦目。而替代菊花出现在这些菜肴中的,往往是很易塑形的豆腐。这道菜就源于传统菜肴文思豆腐,成品形似菊花,细嫩爽滑,上汤甘润鲜香,从形到味的搭配令人回味许久。

原料

内酯豆腐,枸杞,上汤。

制法

将豆腐横竖各切98刀,切至三分之二处,放入温水中散成菊花状,用手捞出,放入炖盅内,加上汤,点缀枸杞,加盖,上笼蒸7分钟,上桌即可。

制作关键

上汤要用鸡、鸭、干贝、火腿、龙骨、蹄髈、陈皮、花雕酒、桂圆、红枣等炖制48小时。

松茸菊花玉脂配翡翠烧麦(位)

菜品提供/扬州众顺和淮扬菜

制作/柏翔飞

文/屠明娟图/张卓君

以豆腐做成菊花形状,对厨师的刀工可谓一大考验,而这也是淮扬菜大厨的基本功。此菜展示了淮扬菜的传统刀工技艺,豆腐吸收了素高汤的鲜美,再佐以扬州点心双绝之一的翡翠烧麦,充分体现出了一菜一点的淮扬风格。

原料

豆腐,松茸,黄豆芽,笋,干香菇,玉米,枸杞,姜米,翡翠烧麦,盐。

制法

将豆腐切成菊花状,点缀枸杞备用;将松茸加黄豆芽、笋、干香菇、玉米、清水烧开后炖1小时,加盐调味成素高汤,加菊花豆腐蒸10分钟装入容器,配蒸熟的翡翠烧麦一同上桌即可。

大厨小贴士

翡翠烧麦的配方:面粉,荠菜,香菇,胡萝卜,盐。

校对

予津

责编

石叶馨

以上选自《中国烹饪》杂志往期内容,欢迎转发到你的朋友圈。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