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寒露袅袅凉风动,寒露秋更浓

2025/1/13 来源:不详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白露海报:节气工坊设计

节气

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会发现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心宿二)已西沉。

寒露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昼夜带寒意。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变化。

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瑟。

北宋,崔白《秋蒲蓉宾图》

物候

(明)黄道周撰《月令明义》载: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寒露有三侯: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从西北、北方来到南方过冬。一年往还一次,就像宾客一样。《说文》:“鸿,鸿鹄也。”大曰“鸿”,小曰“雁”。

而《吕氏春秋·仲秋纪》高诱注:“是月候时之雁南之彭蠡。盖以为八月来者其父母也,其子羽翼稚弱,未能及之,故于是月来过周、雒也。”

陈按:高诱说不可取。上文仲秋“鸿雁来”,已改为“候鸟来”。二候雀入大水为蛤(gé)。

《礼记·月令》作“爵入大水为蛤”,《吕氏春秋·季秋纪》作“宾爵入大水为蛤”。

高诱注:“宾雀者,老爵也。栖宿于人堂宇之间,有似宾客,故谓之宾雀。”

爵,通“雀”。老雀入水变成蛤蜊,并见于《列子·天瑞》、《国语·晋语九》、《大戴礼记·夏小正》等,这是古人的误解。

三候菊有黄华。(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第十五卷:“菊花。主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可知菊花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本句意为,秋菊开出黄花。

宋代,佚名《桐实修翎图》

气候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寓意天气将要从凉爽转变为寒冷。的确,在这个节气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深秋,东北则可能入冬。

除了台湾和华南沿海,我国的台风登陆季节也将结束。寒露比白露晚了一个月,和白露相比,寒露时的露水已有寒意,故而得名。

寒露霜降节,紧风就是雪

寒露霜降节,紧跟着就是寒露、霜降是十月份的两个节气。顾名思义,天气已经相当冷了,并且,还要一天天冷下去。

遇上势力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霜降以后,还可下起雪来。所以有俗语云:“寒露霜降节,紧风就是雪”。

南宋,佚名《溪芦野鸭图》南宋,佚名《溪芦野鸭图》

农事

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并且气温将更低了。寒露以后,北方地区冷空气已经具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基本结束。

天气常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季农作物收获十分有利。寒露时节农田秋收、灌溉、播种忙寒露时节,要趁天晴有利时机抓紧采收棉花。

这个时节,江淮及江南的单季晚稻也即将成熟,双季晚稻正是灌浆的时候,要注意间歇及时灌溉,保持田间湿润。南方稻区还要注意防御“寒露风”的危害。

华北地区要抓紧播种小麦,这时,若遇干旱少雨的天气应设法造墒抢墒播种,保证在霜降前后播完,切不可被动等雨导致早茬种晚麦。

寒露前后是长江流域油菜的适宜播种期,品种安排上应先播甘蓝型品种,后播白菜型品种。淮河以南的播种要抓紧扫尾,已出苗的要清沟沥水,防止涝渍。

华北平原的甘薯薯块膨大逐渐停止,这时清晨的气温在10℃以下或更低的概率逐渐增大,应根据天气情况抓紧时间采收,争取在早霜前采收结束。

明代,程嘉燧《芦艇笛唱图》

民俗

上香山,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

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

讲养生,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可广泛应用于食疗。

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这道出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用芝麻榨取的香油,不仅是热菜和凉拌菜的调味佳品,也广泛用于食疗解毒。

菊花茶,坚持喝: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的月份。

古人会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而今天大家则喜欢多饮枸杞菊花茶。古时人们会用寒露后新上的枸杞泡澡,这样做可以使人精神焕发。

今人如果嫌麻烦,那可以泡上一壶酒或茶,每天坚持喝,也能起到“和颜悦色”的作用。

觅秋茶:寒气露冷,秋分至寒露,为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茶分春秋,喝茶却能不分时间地点。寒露已过,新茶已上。

秋钓边,醉江蟹:寒露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在江南地区,人们除了赏菊花,还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甚至有“秋钓边”的说法。

其含义就是,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

农谚

《农事歌》

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

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

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

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

贪青晚熟棉花地,药剂催熟莫怠慢。

大棚黄瓜搞嫁接,保温保湿是关键。

紫红山楂摘下来,鲜红石榴酸又甜。

果品卸完就管树,施肥喷药把地翻。

采集树种好时机,乡土种源是重点。

畜禽喂养讲技术,怀孕母畜细心管。

越冬鱼种须育肥,起捕成鱼采藕芡。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寒露到霜降,种麦就慌张。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

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白露谷,寒露豆。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寒露若逢天下雨,正月二月雨水多。

北宋,崔白《芦汀宿雁》

诗词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玉蝴蝶》

北宋·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烟水茫茫。难忘。

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败荷鹡鸰图》

明·唐寅

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鶺鴒颂》

唐·李隆基

伊我轩宫,奇树青葱,蔼周庐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悦,恣卷舒兮。

连枝同荣,吐绿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

桂宫兰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

行摇飞鸣,急难有情,情有余兮。

顾惟德凉,夙夜兢惶,惭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

天伦之性,鲁卫分政,亲贤居兮。

爰游爰处,爰笑爰语,巡庭除兮。

观此翔禽,以悦我心,良史书兮。

清代童衡《芦雁图》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

《二十四节气志》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

《中国的文化四时与节气》

《气象中的二十四节气》

《图解二十四节气知识》

《你好!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全鉴》

《诗歌里的二十四节气》

《中国绘画史》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