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淡如菊,心素如简
2023/4/21 来源:不详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481250.html
深秋时节,
入目处,草木萧疏,
唯一丛丛秋菊傲霜绽放,
吸引着人们驻足静赏。
对菊花的喜爱,
最早源于陶渊明那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因为向往悠然的山居生活,
而格外偏爱这花中隐逸者。
后来,又慢慢爱上
它的凌霜自行,不趋炎势,
它的生机盎然,璀璨夺目,
它的淡泊恬静,超然姿态,
……
秋菊之美,
在其色,其形,其香,
更在其风骨,气质,情操,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01
秋菊有佳色
《埤雅》中说:
“菊从鞠,穷也,
花事至此而穷尽也。”
菊,特立独行,
天地开无花,
独向秋气来。
不同春花争艳,
不与夏花比绚,
只默默装点这清秋时节,
山野,公园,街头,
每一个角落,
都有它们疏疏的身影。
秋菊有佳色,
在诗人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
……
菊花是名花,
千百年很得国人青睐,
人们为它作谱,倾心养护,
品类繁多,颜色丰富,
黄菊为正色,白菊清纯可爱,
还有淡粉、红、绿、紫色等。
黄菊中的“胜金黄”,
青黄心、明黄瓣,花头硕大,
花瓣有五六层,瓣上有细脉,
鲜明俏丽,悦人心目。
名贵菊花各有千秋,
但散落山林的野菊,
虽普通,亦有别样的天真趣味。
霜前访菊是雅事,
但相比各类菊花展,
更想和汪曾祺一样:
“菊花还是得一棵一棵地看,
一朵一朵地看。”
如此,方不辜负秋菊佳色。
02
采菊东篱下
从先秦到魏晋,
菊之高洁早深入人心,
但爱菊颂菊成痴,
则始自陶渊明。
先生一生与菊为伴,
采菊、食菊、赏菊,咏菊,
以一身风骨,使菊有了隐逸之气,
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亦在他之后,成了归隐田园的象征。
菊,如隐士,
避世离俗,淡泊潇洒,
长于乡野田园,自在芬芳,
哪怕隔着悠悠岁月,
我们依然向往这样的境界。
向往着有朝一日,
能跟随五柳先生的步伐,
挣脱现实的樊笼,复得返自然,
看青山朝暮,闻飞鸟悠鸣,
采菊东篱下,饮酒喝茶,
与世无争,随遇而安。
听过一句话,
“你给生活意境,
生活才能给你风景。”
一生很短,几时归去,
对一丛菊,一溪云,一壶茶,
若无法避开车马喧嚣,
就在内心修篱种菊。
03
共饮菊花酒
古人称菊为寿客,
《本草经》中记载
“菊花(野黄菊)久服利血气,
轻身,耐老延年”。
每年的重阳节,
不仅要赏菊、簪菊,
还要饮菊花酒。
这酒一般是前一年
菊花开放时,采摘下来,
加入糯米、酒曲中酿制,
待来年重阳节才开坛,
酒味浓郁,花香四溢。
《宋书隐逸传》里讲,
有一年,陶渊明犯了酒瘾,
未到九月初九,就提前启坛
把菊酒喝了,到了重阳那天,
只好坐在菊花丛中遥想美酒。
当时,好友王弘身穿白衣特地送酒来,
陶渊明便摘下菊花蘸酒,
两人喝了个痛快。
饮菊花酒,天长地久,
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很喜欢中国人
对待花草的态度,
可俗,可雅,
可为友,可寄情。
菊花亦如此,
一半风雅,一半烟火,
读书吟诗时,饮菊花酒,
听风赏雨时,品菊花茶,
腹中饥饿时,食菊花羹。
又一年秋晚,
不妨温一壶菊酒,
赏枫观花,许下心愿,
盼世间清欢,长长久久。
04
人淡如菊,心素如简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里,
对典雅的描述是: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其中,
“人淡如菊”四字,彰显了
一种风骨,一种审美,
一种东方气质,一种处世态度。
菊,隐逸傲霜者,
既有“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的高洁,
也有“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霸气,
还有“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的淡然。
它开在岁华将晚、草木变衰之际,
不争不抢,不卑不亢,
傲睨寒霜,恬淡自如。
人淡如菊,
是一种内敛和朴实,
淡去喧嚣、张扬、聒噪,
清得脱俗、丰富、安静,
是阅尽沧桑的通透,
历经世事的坦然,
随心,随缘,随遇。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杨绛先生这段话
很好地解读了人淡如菊的真意。
余生,愿与菊为伴,
于纷繁忙碌的生活中,
东篱把酒,悠然自得,
人淡如菊,心素如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