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为啥和数字九在一起,谨记九

2025/4/4 来源:不详

重阳节,作为咱们民间传统节日,为啥和数字“九”联系这么紧密,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告诉你这九大规矩,赶紧点赞收藏,保佑你家和财顺,老人身体健康!重阳节,定在农历九月初九。九,这个数字,被《易经》视为阳数,而九九,两个阳数重叠,因此,这一天被称为重阳。而这天的日和月都恰逢九,因此又称为重九。九九与“久久”谐音,意寓长长久久,九九重阳,这一天是吉祥的,它象征着新一轮的开始,象征着新的生命、新的机遇和新的希望。因此在古代便有祭祀、登高的风俗,随着时代变迁,又增添了“敬老”含义。特殊节日规矩多,让我来为你一一介绍。规矩一,登高。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阳气的极限,地气上升,天气下降,阴阳之气交接,为了避免邪气侵袭,所以有了登高的风俗。重阳节这一天,秋高气爽,人们会选择登高远眺,以此来放松心情,同时也为了避开邪气侵袭。规矩二,插茱萸。“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古诗相信大家都听过,茱萸作为一种中草药,古人认为可以辟邪,所以把它佩戴在衣物上,求心安。规矩三,赏菊。菊花被誉为“花中君子”,象征着高雅、纯洁和长寿。重阳节赏菊花,既是欣赏菊花的美丽,又是品味菊花的韵味,汲取菊花的精神力量。规矩四,喝菊花茶。菊花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药材,秋季天干物燥,人体很容易上火,用适量的菊花来泡茶,便能够起到下火的作用,可以缓解口腔和喉咙不舒服。规矩五,晒秋。重阳节恰好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在南方,由于地势多山,平地稀少,农人们没有足够的空间在田野间晾晒作物。因此,他们巧妙地利用自家的窗台、屋顶,将粮食一一晾晒出来。这就是晒秋,是南方农村在重阳节期间特有的一道风景线。、规矩六,吃糕。在平原地区,人们想要保留登高习俗,但又无山可以攀登,于是他们想到了用“吃糕”来替代“登高”。重阳糕,又称为花糕或菊糕,是用糯米和菊花制成的甜品。人们相信,吃了重阳糕,就能像登高一样,避开邪恶,迎来好运。规矩七,搭糕。除了吃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的人们在重阳节时,会用重阳糕搭在儿女的额头上。这不仅仅是对子女的祝福,更是一种美好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够像重阳糕一样,步步高升,百事登高。规矩八,吃长寿面。面条做得越长越好,寓意着老人的寿命能够如面条一样长长久。重阳节的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人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也展示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长寿的向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碗长长的面条,就是对老人最美好、最真挚的祝福。规矩九,敬老。每到重阳节这一天,不论身在何处的游子,都会尽力赶回家中,陪伴在老人的身边。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老人的感激之情和深深的敬意。那重阳节的规矩你都知道了吗,你的老家还有哪些习俗呢,可以一起聊一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9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