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菊花恋上玉竹,幸福就悄悄降临了
2023/1/30 来源:不详去除白癜风的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0812/7375991.html
一花一世界,一叶转乾坤。在玉竹山上,流传着一朵花带富一群人的故事。
深秋,鸟声雍雍,金丝皇菊染黄了整个玉竹山。清晨,从乌江上掠来丝丝冷风,玉竹山菊花园更加美丽,玉竹村8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与群众又激情高涨,投入了新一天的工作中。
10月25日8点半,沿着才修的沥青路,汽车在玉竹村望江亭停下,走进望江亭,仿古茶几,篾制藤椅,整齐有序。大红亮柱上,“四季花果香飘玉竹山,八方宾客齐聚乌江岸”镶金对联灼灼闪光。
听闻客人到来,山庄妹子杜朝霞喜笑颜开,打过招呼,盛上几杯菊花茶,清香馥郁,形如金丝,卷曲舒展。
在亭子旁晨练的年近90岁的老教师安正碧走过来,谈起乡村的变化,话匣子就像决堤的洪流——
“我是一名退休老教师,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也见证了当下的乡村振兴,玉竹村的变迁历历在目……”
玉竹村曾经在桶井乡是生活条件最差的一个村,前些年,目之所及,一片荒凉,村里为数极少的薄田瘦土总是种不出好的庄稼来,路是羊肠小道,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烂路滑;水是望天水,雨天下雨,连夜赶着牛儿,“干三道湿三道,稀泥搅拌再三道”,好不容易插上了秧苗,却常遇天干旱,一年的辛苦打水漂,村民人畜饮水更老火,守着乌江缺水喝,常常是趁天下雨,桶儿、盆儿全用上,盛满屋檐水,淘米,洗菜,洗衣,多次重复使用;电讯网络不通,黑白电视装上天线杆,摇了一半天,影像都是模糊的。现在好了,公路修到了家门口,自来水接到了水缸里,4G网络全覆盖,那个“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吃水靠斗”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前些年,玉竹村一共有户人,全村可耕地面积也就余亩,满山都是石窝窝,人均可耕地面积不足一亩。受气候和区域环境的限制,只得把这些土地用来种玉米、红薯、荞麦等传统作物,常年夏天遇到干旱,结不了多少果实,历尽艰辛要成熟了,野猪成群结队,一晚上把玉米糟蹋个精光。
然而,村里有眼光,组建专业合作社,把余亩荒山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将土地集中起来种发展经果林,再在林下套种金丝皇菊,我们不但得了每亩至元不等的租金,还可以到合作社花椒基地务工,每天获得80至元的劳务报酬,同时也获得了退耕还林的补助,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特别是今年,在五矿集团的帮扶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玉竹村扩大菊花种植面积,从之前亩到现在的0亩。采取“公司+合作社+村党支部+农户”的模式,公司负责对菊花的包装打造和对外销售、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收购和烘干,村党支部负责发动群众种植,协调土地,农户负责种植。这样,公司负责终端销售解决销售难,合作社负责收购发挥桥梁作用降低生产成本,村党支部引领群众吃定心丸,群众只需参与发展即可受益,我们持续增收有了保障,村里人均年收入都超过了元,愁吃愁穿的年代已经画上了历史性句号。
谈起住房的事,真是让人心酸。那些年,三柱二瓜,四壁透风,一家人七大小细蜗居在烂木屋里,晴天太阳晒,雨天遭雨淋,住房得不到保障。这几年,乘着扶贫开发的东风,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把村寨上实在不适宜居住的人家户搬迁到了德江、大龙,结合危房改造和“五改一化一维”对村寨上跑风漏雨的房屋进行了修缮,村里还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队,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家家户户修建了连户路,现在我们居住的环境真正达到了安全、舒适、安心、放心。
“今年以来,玉竹村被列为全市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为我们奋战乡村振兴增添了信心……”驻村第一书记覃尚珍对玉竹村充满了信心。
笔者手记:安正碧老师娓娓道来的山乡巨变,句句催人泪下,事事感人肺腑。这其中,有伟大英明的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铿锵步伐,有各级各部门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关心与厚爱,有奋发图强的玉竹人民对美好生活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有乡村振兴队员们流下的泪和汗乃至心血!
作者杨旭
编辑田勇
二审杨聪
三审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