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由来与茶的发展,以及茶的文化内涵
2023/1/12 来源:不详白癜风能治好的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qzzt/bdfnzhm/
引言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成书于战国时代的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将口耳相传的茶的起源,忠实地记载了下来。书中所言能解七十二毒的“荼”,即为“茶”。
在学术界,古今中外学者对茶的来源其实颇有争论,实际上在“茶”字出现以后,古代指茶的字和名词,除茶以外,还有掼、茗、舜、蔽、搽、葭茶、苦茶、阜芦、过罗、物罗、酪奴等词。但在西汉宣帝神爵三年,辞赋大家、四川文豪王褒在《僮约》的前段说“魚鳖煮茶”,后段说“武阳买茶”,可以确定“茶”即是茶。
全国著名茶文化研究专家贾大泉先生、陈一石先生在其《四川茶业史》中指出,唐朝中期,茶业兴盛,就要求“荼”“茶”不仅在读音上有所不同,而且在字形上也要有所区别。这样才出现了将“荼”字减去一笔的“茶”。
魏了翁还说:“陆玑谓椒、侣、茱萸,吴人作茗、蜀人作茶。”它说明茶字最初是蜀人的称呼,后来逐渐通用于全国。至于茶的起源,陆羽在他那本被封为茶叶圣经的著作《茶经》中明确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由此对中国茶叶起源的地理位置作了明确界定。实际上,在茶叶起源上一直存在“二元”学说的争论。
已故茶叶研究专家陈椽先生认为,云南是中国茶树原产地。对此,日本学者、名城大学农学部研究茶树起源的专家桥本实对陈椽的“一元论”表示支持。桥本实在他的《探寻茶之起源》一书中称,通过“聚类分析法”,即对收集测定出来的各种茶叶数据用电脑进行分析,推导出了“一元学说”。
桥本实的结论是:茶的发祥地分布在中国的黔、川滇附近,茶叶就是从这些地区走向世界各地的。与此不同,年荷兰植物学家科恩司徒就茶之起源提出了。“二元说”,他认为,一种是中国树,也叫温带树,通称Bohea(武夷)。生长于中国的东南部、福建省、台湾以及日本,小叶,叶长3一5厘米,树低。
另一种是印度的大叶树,也叫热带树,通称阿萨姆种,生长于中国的云南省及印度的阿萨姆邦,大叶,叶长20一30厘米,树高。他通过两种茶叶的大小不同论述原产地的不同,他的说法得到了欧美学者的支持。但日本学者桥本实采集东南亚各地茶叶后进行分析,他发现台湾中部生长的茶树(中国种)和印度那加兰邦生长的茶树(阿萨姆种)有密切的关系,这表示远隔千里的台湾茶树和阿萨姆茶树,有可能就是同一种茶树,从而推翻了科恩司徒提出的地理分析法。
一元学说或者二元学说暂且不论,人们最早饮用茶叶,最早种植茶树,则肯定是从四川开的,我国最早的茶事记载也都在四川。
陆羽在《茶经》中说:“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这说明古代巴蜀一地的原生茶树保护很好。我国古代文献明确记载秦汉以前的产茶地区只有四川川东巴族一地。清初,大儒顾炎武考察了“茶”字的记载及其演变,认定“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四川的饮茶才传播到中原地区,在此以前北方是不知道饮茶的。李剑农先生在《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中写道,“茶之发现,其最初当在蜀”。
总之,古今学者的研究证明,饮茶是从四川开始的,这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事实。此外,陈椽认为,四川和云南接邻,是茶树原产地的边缘,所以起初茶树在川内传播。
根据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鱼盐、铜、铁、丹、漆、茶、……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芰,蔓有辛药,园有芳萌、香茗,给客橙、葵。”由此可见,在周朝初期,巴蜀的一些原始部族就将当地出产的物产“纳贡”给周王,茶为其中之一。书中“园有芳荔、香茗”的记载:芳翦即四川人所称的魔芋,香茗即茶叶。
陈椽认为,当时的贡茶是否采摘自人工栽培的茶园尚不能确定,但可以肯定园中的“香茗”是人工栽培的。由此可见,四川茶树栽培可追溯到西周初年。当然,这时人工栽培茶树尚处在起步阶段,未能普遍推广,人们仍然是以食用野生茶叶为主,直到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仍然认为野生茶叶的质量最好。
四川蒙山植茶为我国最早栽种茶树的文字记载。南宋学者王象之在《舆地记胜》中记载:“西汉时,有僧自岭表来,以茶实植蒙山。”此外,蒙山天盖寺僧正祖崇于雍正六年立碑记载植茶史略,碑文显示:蒙山有茶,受灵气之精,其茶芳香;载蓄亿万株,可见栽培规模之大。
陈椽在《茶叶通史》一书中梳理了川茶在实现大规模人工栽培后的迁徙之路:“首先向北迁移,即到陕南现汉中、安康一代,再沿着汉江转入东周政治经济中心一河南,在气候温和的河南南部生根。到了战国时代,安徽、山东成为政治经济中心,茶树就向东迁移,并随着长江下传至湖北。”
北魏时期的张揖撰《广雅》一文称:“荆、巴间采叶做饼”,可见一方面茶叶已经传至湖北,另一方面茶叶已经成为当地重要食材之一。茶叶在湖北生根发芽后,就沿着“两湖”分两路流传,一路由九江进入鄱阳湖至江西,继而到芜湖再到宣城;另一路由岳阳入洞庭湖到湖南。由此可以推算,到了3世纪前后,种茶和饮茶已经随着水路,流传到今天的长江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苏和浙江各地。
从魏晋南北朝江南地区开始饮茶,并把饮茶活动逐渐传入华北后,到唐代饮茶活动已遍及全国。“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蠲渴乏,难舍斯须。至于田闾之间,嗜好尤切”。可见茶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陆羽在《茶经》中把我国产茶地区划分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八大区,共54州产茶。而今人综合唐宋时期的叙述,统计出唐和五代时期产茶的地区,实际上多达69州之多。到了南宋时,计有个县产茶,可见东南部茶叶生产有了更大发展。
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担任地方官的成都人吕陶奏疏:“(四川)茶园人户多者,岁出三五万斤。”可见在宋代,四川茶园的种植面积比唐代大多了,而且产量非常之高,这也说明茶叶成为蜀地重要的经济作物。到了元明清时期,茶区更加扩大,尤其随着与荷兰、英国的通商,中国茶叶开始大规模出口到欧洲,福建、浙江、安徽等地几乎县县产茶。
据估计,在咸丰年间我国茶树栽培面积在万到万亩之间,创我国历史最高纪录。茶树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的同时,茶树也开始通过陆路或者海运抵达异域。除了一些国家因自然条件不适合种植茶叶外,大都获得成功。
中国茶传至欧洲,是在葡萄牙人于年访问中国之后。日本学者春山行夫在他的《红茶文化史》中记载了一个“桥段”:“一位葡萄牙的传教上到中国达官贵族家里做客之后,做了这样一段纪录:有客来访时,总会端上一种叫‘cha’的饮品招呼客人。这种饮品味微苦,如红色汤药,是用某种药草配置而成。”或许,这位传教士喝的正是后来风行欧洲的Bohea(武夷山茶)。
如今,茶叶、咖啡、可可已经成为人类的三大饮料。在中国,根据茶的制法和色味可以分为六大类,实际上就是根据制茶过程中茶叶的发酵程度,从弱到强分别是绿茶、白茶、黄茶、清茶、红茶、黑茶。此外,根据现代人的饮茶习惯和新的生产工艺,还有第七大类茶一非茶之茶,包括咖啡馆、茶馆里提供的各种玫瑰茶、冰糖雪梨茶、柠檬茶、菊花茶等花果类茶,以及近几年流行的大凉山苦荞茶、北方的燕麦茶等,还有中草药类胖大海加菊花、四川甘孜炉霍县的俄色茶等,对降火、降脂降压、减肥等有一定药用价值的茶。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片小小的茶叶泡出的饮茶文化远不止于此,可谓博大精深,甚至影响到了中国人的生存、生活哲学,并影响到全世界的茶文化。陈橡按照饮茶的作用,将茶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一是从神农时期到春秋前期,作为祭品;二是春秋后期到两汉初期,作为菜食;三是从西汉初期到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四是从西汉后期到三国,成为宫廷高级饮料;五是从西晋到隋唐,逐渐成为普通饮料;至唐宋遂为“人家一日不可无”了。当然,这是指主要作用而言,各个时期互相交错,不能机械划分。
秦汉以前,只有四川一带饮茶和有茶的商品生产,其他地区饮茶和茶的商品生产尚不见于记载。魏晋时期,种茶、饮茶活动才遍及东南各地,唐代形成了我国盛产茶叶的局面。一部《茶经》成为中国茶文化“圣经”,也可见唐代的饮茶文化惠及大众、影响绵长。有学者评价:“《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此书主要包括“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十个方面的内容,纵观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结构,无不是围绕这十个方面延展开来,并繁茂至今。
自西周初期开始记载茶事后,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茶业文献出现,早期的如《神农本草》《尔雅》等等,一般都记载了茶叶的功效、采摘、食用方法等。
三国魏张揖的《广雅》记载如下:“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欲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对茶叶食品一茶饼的制法以及泡茶方法、饮茶的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
至唐代,随着茶饮的大众化,品茶也越来越走向精致、高雅,茶饮文化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尤其随着《茶经》的问世,有关茶叶的专著越来越多,如张又新《煎茶水记》、温庭筠《采茶录》、卢仝《茶歌》等,计有十多种。
不仅如此,在盛产诗人的唐代,诗人们一边饮茶,一边写下众多的诗词歌赋。元稹、杜牧、李白、白居易、杜甫、刘禹锡等,无不留下品茶、交友的散文、诗歌、记事文章。同时,茶叶、文学、绘画、音乐等相得益彰,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庙堂之上到寻常百姓家,都以不同的形式品茶、歌茶、画茶。
五代时期,毛文锡于年写成《茶谱》。到了宋代,茶业的专著就更多了,有20多种,包括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蔡襄的《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专著分别从泡茶的水、品类、制作技艺、茶病防治甚至茶叶的税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更为专业的阐述。到了明代,茶叶著作再次盛极一时,有《茶谱》《茶疏》《茶笺》《茶录》等30多种专著,极大丰富了茶业科学知识。
至清末,我国以《茶经》为代表的茶叶专著已经超过百种,这还不包括其他著作中提到的有关茶叶的零碎篇章,构成了中国古代茶业发展史的华丽篇章。最为重要的是,在茶业的发展历程中,从茶树到茶杯,已经形成了一套饮茶文化的体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茶叶与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的融合,与藏族、苗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中国传统儒家、法家等文化的融合,与世界其他国家如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文化、与日本为代表的大和文化的融合之后,中国茶文化发展和演绎为更为丰富、厚重、雅俗合一的独特文化。史称“茶兴于唐,盛于宋”。
唐代茶文化的兴盛与繁荣,就是在佛教特别是禅宗发展的基础上风盛起来的。据《封氏闻见记》称,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因为专心学禅而废寝忘食,并且为了达到修心的目标只允许在傍晚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梵语中的“禅”字是“禅那”的音译,用汉语表述就是“修心”或“静虑”的意思。
在修禅过程中需要闭目,从而养神静思,但人又容易睡着,所以坐禅就只允许喝茶从而提神。正是因为唐代北方禅教开始“大兴”,从而促进了北方饮茶习惯的普及;普及的.结果就是引发市场的需求,推动了南方的茶叶生产以及南北茶叶贸易,从而也推动了我国整个茶业的快速发展,并由此逐渐形成厚重而独具人文色彩的茶文化。不仅如此,茶叶除了在佛教修炼过程中有“明目提神”的功能外,“茶禅”更是注重到茶叶的本身一片柔软的叶子,在开水中的历练、无悔地奉献自己的清香,如此等等,都成为修行之人自觉人禅的榜样。
“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芬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布施不就是这样吗?”台湾作家林清玄如此顿悟。
与茶相伴而发展起来的美学理论逐渐形成为一种信条、一种礼仪、一种哲学。于是出现了作为宗教仪式的茶会,禅宗的师徒在庄严的达摩像前行饮茶礼,奠定了著名的“茶道”仪式的基础,如今已经成为日本饮茶文化的礼仪标准,并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效仿。因为“昂贵”的茶叶是从进人欧洲宫廷以及上流阶层开始的,因此至今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饮茶中无论是器具、浸泡甚至是保管,都是极为讲究的。
参考文献:
《茶经》
《红茶文化史》
《探寻茶之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