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要不要去皮怎么吃才正确本文讲清楚

2022/12/23 来源:不详

生姜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料,绝大部分地区在烹制菜品时,都会在锅中放入生姜,用来去腥或者提鲜,相信每家每户在买菜时,都会为家里的厨房里备上一些生姜。却很少有人知道生姜除了是调味品之外,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在很多时候,一点点生姜就能起到很重要的保健养生的效果。

在人们的生活中,对于生姜的养生效果,人们总结了很多谚语用来形容生姜的神奇效果。譬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或者“家有小姜,生病不慌”等等,都是对于生姜神奇的养生保健效果的赞美.

在古代,寒冷的北方地区,如果有人在野外受冻了之后,家里人常常会熬一碗生姜水让其服下,不仅能够保护五脏六腑不受寒气所伤,还能够从里到外的驱寒保暖,让人很快的从冰冻中恢复过来,特定情况下,一碗热气腾腾的生姜茶甚至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一、生姜的药用价值

生姜属于姜科姜属植物,根茎可以供作药用,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特别是其可解肉毒,也可以辟腥臭,很多家庭在做饭时喜欢放一些生姜,起到调味、解毒、养生等作用。

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别名“还魂草”,传说白娘子救许仙时盗的仙草就是生姜芽。在平时的生活中,用生姜、红糖熬制的姜汤可以活血驱寒,防止感冒,自古就是风寒感冒的食疗良药。

不过生姜的药用功效,也会根据生姜的生长情况而发生变化,有生姜和干姜之分,生姜的性味是辛而微温的,晒干炮制后的干姜是辛而热的,也就是说干姜的药效比生姜要大很多,干姜是入脾经、胃经、肾经、心经和肺经,而生姜只入脾胃二经。

生姜的作用主要就是解表散寒、降逆止呕,化痰止咳,解毒的作用;而干姜则具有更多的药效,温热的药性更大,不仅可以温中散寒,还能回阳救逆,通脉燥湿,就对身体的疗效来说,生姜偏向通上焦之气,干姜则可以通中焦和下焦。干姜对于缓解和治疗脉冷、肢冷、脉微、腕腹冷痛有着非常显著的功效。

二、生姜去皮和不去皮的区别

很多人在食用生姜的时候,都会纠结一件事,就是是否要把生姜的皮去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炒菜时都不会选择削皮,因为生姜去皮比较麻烦,很多时候,皮削掉了,生姜也少了一半,就干脆清洗干净后直接切片或者切丝。

而对有些人来说,他们认为生姜不去皮,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还总结出“生姜不去皮,吃错害自己”的说法,那么这两种观点到底哪种更正确呢?食用生姜时,要不要去皮,什么时候去皮比较好呢?

1.什么时候去皮食

(1)调配姜醋汁

人们在调制凉菜或者食用海鲜时,会调配姜醋汁,主要是为增鲜提味,中和凉性,这个时候使用生姜时,就要选择去掉生姜的表皮。

(2)冬天熬制姜枣茶

到了寒冷的冬天,很多北方的朋友,会喜欢熬制一些姜枣茶用来驱寒保暖,补充气血,这个就要去掉生姜的表皮,因为生姜表皮是凉性的,如果不去掉,会导致姜枣茶的效果大打折扣。

(3)体质虚寒者

如果是虚寒体质的人食用生姜,建议选择把生姜的表皮去掉,无论是家里做饭,炒菜、煮粥,都建议只吃生姜的果肉,把表皮去掉。如果选择用生姜制作一些茶饮或者零食,譬如姜米茶、醋泡姜、糖姜片,都建议只取其温补通脉的效果,把表皮去掉后再去食用。

2.什么时候不去皮食用

(1)烹饪去腥

在家里炒菜时,很多家庭都会用生姜去腥提鲜,而生姜的温补燥湿效果特别好,只是家庭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生姜的温补效果需求也是因人而异,有的人本身阳气亢盛,或者阴虚火旺,不需要生姜来温补,甚至在食用生姜后,反而容易出现肝火旺,咽喉上火的症状.

所以,尽量保留生姜的外皮,这样可以减轻生姜的温补效果,保证家庭里的每个人食用菜品时都能够不受影响。

(2)患有口臭和便秘的人群

大部分口臭和便秘的人群,是因为胃火旺、大肠湿热等因素引起的,这个时候食用生姜就要特别注意,处理生姜时,不要把表皮去掉,清洗干净后就可以直接食用。

用生姜表皮的凉性来中和生姜果肉的温补效果,防止体内温火过剩,如果食用去掉表皮的生姜,很容易加重病情。同理,因为胃火旺、大肠湿热等因素引起的口臭或者便秘,也可以通过单独的食用生姜皮进行治疗。

(3)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

阴虚火旺体质的人本身不宜食用温补效果好的食材,特别是生姜,如果在食用生姜烹制的菜品时,去掉表皮,因为生姜温补效果加大,很容易让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出现上火或者加重病情。

(4)肝火旺盛的人群

患有肝炎和肝火旺盛的人群要尽量少食用生姜,否则很容易加重病情,因为生姜的温补性效果特别好,很容易让本身肝火旺的患者出现目赤上火的症状。

即使在平时的饮食中,不得已吃些用生姜做调味料的菜品,也要记得喝些凉性食材制作的茶饮,譬如金银花、菊花和玫瑰花,以减轻生姜对身体的影响。

三、生姜的食用禁忌

1.忌与温热性食材一起食用

生姜本身是温补性的食材,性温味辛,吃生姜的时候如果再吃一些温补型的肉类,很容易引起上火,导致咽喉肿痛、牙龈发炎等症状。很多人在生活中炖煮鸡肉、羊肉、牛肉时,如果必须用生姜去腥,建议不要去皮,可在肉类食材中加入一些凉性食材,譬如萝卜、菌类以中和生姜的温补效果。

2.忌晚间食用生姜

民间有谚语:“早吃姜,赛人参,晚吃姜,赛砒霜”,说的就是生姜辛热,早上吃可以增强人体的阳气运行,到了晚上的时候,因为身体的五脏六腑要进入休眠状态,吃了生姜后,不仅容易睡不着觉,还容易扰动身体的气血运行,对人体造成伤害。

3.忌与酒一起食用

因为生姜性温,而白酒、黄酒等酒类有行气、壮火的作用,喝酒时食用生姜,很容易引动肝火、胃火,对身体造成伤害。为了酒醉之后不那么难受,建议喝酒时尽量少吃生姜。

四、食用生姜的神奇功效

1.开胃养胃

生姜作为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因其去腥提鲜,本身就具有开胃的作用,生姜中所含有的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都有刺激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体的消化酶的分泌,有效的提高肠胃功能,从而增加食欲。同时,因脾气虚而引起的脾虚湿盛症状,取生姜和半夏一起服用,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化湿温中,在临床上也往往将生姜与其他调理脾胃的药材一起使用,能够起到调理脾胃气机,改善脾胃虚寒的作用。

2.改善血液循环

生姜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生姜性温味辛,有温中通脉的作用,经常食用能够祛除体内的湿气,和毒气,提高身体的活力,改善新陈代谢,还能帮助降低血脂和血糖,对促进血液循环非常有帮助。

3.预防感冒

在患有风寒感冒时,喝一碗生姜水能够有效地驱寒温中,发汗解表。往往风寒感冒症状不严重时,喝完生姜水,出一下汗,对治疗感冒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寒冷的冬天,早上多喝点用生姜当辅料制作的米粥和咸汤,不仅能够保暖提神,还能够有效地预防感冒,增强身体素质。

五、两种生姜的制作方法

1.醋泡姜的制作方法

所用食材:生姜,冰糖,陈醋或者米醋

制作方法:

(1)把生姜洗干净后,去掉表皮,因为带皮的生姜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减轻醋泡姜的效果;

(2)去皮后的生姜晾晒干净,保持表面没有水分,因为醋泡姜中如果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很容易引起变质。

(3)准备一个广口玻璃瓶瓶,像罐头瓶和带封口的玻璃杯都可以,这样可以在制作好后,在食用时方便夹取。把瓶子清洗干净,晾干玻璃瓶内部的水分。

(4)把切好的生姜片,放入玻璃瓶中,厚度比较大的可以放在底部,薄点地放在上部就可以。

(5)把准备好的冰糖也放在其中

(6)最后倒入陈醋或者米醋,醋的用量以没过生姜片为佳。

(7)盖上瓶盖后,冷藏几天,就可以食用了。

养生效果:

醋泡姜,又被人们称为:“还魂汤”,是一种养生效果非常好的食品,很适合夏季或者冬天食用,特别是在早晨,当做一个早餐辅食是最合适不过的。姜经过醋的浸泡,少了很多辛辣味道,同时保留了生姜的温补效果,加上冰糖制作的醋泡姜,还有一些甘甜味道。

醋泡姜具有养胃、减肥、提升身体阳气的作用,很适合体质虚弱、肥胖的人群食用。很多脾胃湿寒,气虚无力的人群,在早上吃一些醋泡姜,不仅能有效地感觉到精神得到提振,不容易疲累,长时间食用,能够明显的改善体质,维持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

不过醋泡姜,不建议在秋季食用,因为秋季在中医学说里,是金气旺盛的季节,不宜食用温补性食材,像生姜就是最应该忌口的。喜欢这道食材的朋友,可以在夏天或者冬天多吃一些。

2.糖姜片的制作方法

所用食材:嫩姜、白糖、清水

制作方法:

(1)把嫩江清洗干净后,去掉姜芽。

(2)切成1~2毫米的薄片,切好后的姜片,用清水浸泡以减轻姜的辛辣口感,这个时间尽量控制在2~3个小时,中间可以多次换水。

(3)把浸泡好的姜片捞出后晾干备用

(4)把处理好的姜片放在锅里,倒入适量白糖,加入一些清水

(5)开小火,同时不停地均匀搅拌,煮到姜片变得有些透明状

(6)等锅中的糖浆变得浓稠后关火,利用锅内的余温,继续搅拌翻炒

(7)等锅中有糖浆反沙出现,晾凉后就可以盛出,放到密封瓶中保存

养生效果:

糖姜片具有温经散寒、温胃止呕、祛风散寒的作用,而且口感甜甜辣辣的,非常好吃,可以在平时当做一种小零食食用。冬天比较寒冷的时候,可以在早上吃饭时,吃几片糖姜片,驱寒保暖、提振精神都非常有效果。

结语:

本文带大家学习了生姜的一些知识,作为一个药食同源的药材,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生姜经过制备,就变成了干姜,干姜具备温肺散寒,回阳救逆,通脉燥湿的功效。

其次,我们还分析了生姜皮什么时候应该去,什么时候不去,生姜皮与生姜不同,行为偏凉,因此,本身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而体质偏热的人在食用生姜时可以保留。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哪种药材,都需要有医生的指导,千万不要自己盲目用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