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按这4个穴位升发阳气,解困乏,安神宁心

2022/12/2 来源:不详

白癜风有治好的吗 http://m.39.net/pf/a_7143439.html

导读:清明,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春季阳气升发,人体的清阳之气也顺时升发。清明节如何养生?灵素带你一起学习。

清明

年4月4日(星期日)

21时34分58秒

农历二月廿三

一、气候特点

《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

清明体现的是,对于生气到来的礼赞,对于过世的先灵,表示追思与纪念。唤醒人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注意孝养父母、和睦家庭,乃至保护地球、乐生向道。

“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二、清明物候

中国古代将清明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一候桐始华:白桐的花季较晚,常在清明节前后开花,花香清芬怡人。

二候田鼠化为鴽:田鼠是种不冬眠而又常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属阴,至清明躲回洞穴故不见。鴽是鹌鹑类的禽鸟,属阳,至清明纷纷出来活动。

三候虹始见:虹就是天上的彩虹,清明雨多,更有雷电对粉尘的净化,再有繁茂的植物绿叶对裸土的封遮,和对粉尘的吸收,到了条件许可时,美丽的彩虹才能出现在雨后的天空。

三、清明养生

1、注意起居解春困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的清阳之气也顺时升发。但如果阳气升发不利,则会导致“春困”,表现为困倦、疲乏、头昏、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如何解春困呢?春困是越睡越困的,因此不可以睡懒觉。而早起有助于升发阳气,为保证睡眠质量,睡觉前按摩涌泉穴,有助于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疲劳,利于安睡。

此外,常揉百会穴、太阳穴、神庭穴亦能缓解困乏,提神醒脑。

百会穴:两耳尖连线与头正中线相交,按压有凹陷处

太阳穴:目外眦与眉梢连线向后1横指,感有凹陷处

神庭穴:前发际正中直上1/2横指处

2、情志养生

清明前后正是肝气最旺的时候,所以人要跟随大自然的节奏,外出踏青以疏肝气,不然就容易肝郁。

药王孙思邈在《养生铭》中云:“第一戒晨嗔”。早晨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才能保证肝气的顺利升发,生闷气则肝气郁结,愤怒则肝气上逆。若在春天的早晨生嗔心,那一整天都很难恢复过来。

对于正值经期(或月经前后)的女性,肝处在一种缺血或气血不稳定的状态,肝郁会比较严重,容易急躁。这个时候,发出来就好,这是生理反应,不是修养问题。

3、饮食养生

孙真人曰:“肾气以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

——《遵生八笺》

春三月,饮食上五味的总体原则是——增甘减酸。唯季春(清明、谷雨期间)要适当减少甘味的摄入,甜味吃得太多会滋长中焦的湿热,不利于脾胃的运化。

春季吃些辛味的食物,助木生火,为夏日之心旺作过渡和准备。

此外,自造米面团饼,多伤脾胃,最难消化,老人切不可以饥腹多食,以快一时之口,致生不测。

特别要注意的是,吃青团是江南一带的清明习俗。然而,青团这类的糕点很不好消化。小小的青团吃的时候觉得不多,但糯米制品非常黏滞,饱胀难消。老年、小孩及脾虚的人尽量少吃。

4、饮茶养生

雨前茶不如明前茶那么细嫩,但也不像明前茶那么寒。清明后,谷雨前,就是最适宜的采制春茶的时节。

绿茶升清降浊而能醒神解困,又能清胃热、解油腻。喜欢吃烧烤肥腻之物的人,饭后适合喝点绿茶,非常有好处。但切记:绿茶忌空腹饮。

脾胃虚寒的人,是不适宜喝任何绿茶的,这点要注意。实在要喝,需要加等分的生姜,就成了姜茶饮。

脾胃较弱的,可以喝些花茶。一般花茶都有些疏肝解郁的功效,与春气相应。除了散郁之外,不同的花茶各有不同功效。

玫瑰花茶:和血散瘀,活血而不伤血,孕妇慎饮;

菊花茶:清利头目,宜与桑叶、枸杞配伍;

茉莉花茶:辟秽化浊,和胃理气。真正的茉莉花茶为绿茶用茉莉花窨制而成,即为渗透了茉莉精华的绿茶。茉莉的温性亦与绿茶的寒性中和。

清明时节,草木萌动。这一天,让我们祭扫思亲,踏春插柳,整理好心情,怀着一颗洁净清明的心,重新出发!

太极混元桩,就是你自己的生命科学,值得去实践

学习《伤寒论》难吗?看57岁女校长是如何过关斩将背伤寒论的?

孕妈是否需要补钙,孕期缺钙有什么影响?

80岁老人被口腔溃疡折磨了6年有余,竟被这几种简单方法搞定

紫尘阁主:牛年备孕,掌握这4大好孕妙招,成功怀孕并不难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